您好,欢迎来到成都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官网!

优秀论文

Teaching research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优秀论文

浅谈中职机械专业以工作内容为导向的 课程开发

发布时间 : 2019年04月08日     来源 : 本站     作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0

                                                                        ——白雪梅
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作方式的变革和工作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的管理由传统的以分工为基础的多层管理向扁平化的知识管理转变,企业的竞争能力也由传统的对资源的占有转为对知识的占有和知识的创新能力,在这种变化下,企业对员工,包括生产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这个问题。
本课题浅谈了课程开发的概念、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课程开发原则几方面。
关键词:课程开发 现代职业教育 机械专业 
一、课程开发的概念
1.1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对目标群通过培训努力达成的各种能力与从工作过程和生活出发获得所需资格的学习路径进行的阐释。达成目标的路径将通过课程内部结构及其背景框架来明确。原本由学习过程所引出的方法和任务,将通过描述和制定典型示范性教和学的过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帮助和导向。
1.2课程开发是根据需求分析确定的课程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通过计划、组织、实施、评价的修订,最终达到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项目课程开发是在职业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而形成的学习项目设计,是包容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学习情境等内容的教学设计,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思考,全面达成预期学习目标。
二、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2.1 情境分析
国家近几年加大力度强化装备制造业,鉴于机械行业的重要性和庞大规模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对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加工专业人才近年也供不应求。参照国家对机械行业职业标准、教学大纲以及对经济社会服务需求。在2025中国制造这一战略背景下,机械加工专业也面临新的机遇,这一职业在国际和国内都是必不可少的人才,具有很大的就业前景。学校在培养学生之前,需要了解当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机械加工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与技能。企业需要具有坚定的职业信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精神的机械加工人才。
2.2 “数字原生代”促使着课程开发
在一个已经出现电脑、互联网、手机和MP3等数字技术时代下长大的学生,他们偏爱进行多重任务,勇于探索,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喜欢在竞争中展示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他们喜欢高度互动化、社会化较多移动性的事物,容易接受新事物。适度的“开放”,构建创新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学四要素的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是主体和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认知工具。这种模式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
    2.3传统职业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在传统职业教育中,由于企业工厂对技能的要求较低,学校的任务也仅限于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生只需要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从老师和课本那里获得知识。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他们具备:符合技术状况的资质,有效应对变化的工作任务,坚持不断的学习,团队工作的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具备使用新工艺完成工作的能力。所以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学校要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术性人才,那么学校的任务除传授专业知识外,更应该为胜任现实工作中的复杂任务做好准备,培养学生拥有专业行动能力的灵活性。要想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我们应做到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项目学习也成为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的学习形式;情境学习是行动导向教学,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境,如学习岛;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在工作岗位上学习。
三、课程开发的原则
职业学校教育目标一经确定,就必须研究、开发、构建一个紧贴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能够实现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全面的、灵活的能够获得较大效益的课程方案。确定这一方案,必须根据教育目标所界定的规格、层次及其职业岗位职责任务,科学合理地组合课程结构、内容及其教学目标,必须坚持遵循五个基本原则。
3.1超前性原则 
 职业学校培养人才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然而,办教育有教育的规律,培养人才具有周期性,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必须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未来人才市场需求作出准确分析和预测,为超前开发课程提供可靠的依据。现代职业劳动界限的超越和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需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能力。满足这种需求,就要开发多元化课程,如开设必修课、必选课、选修课、活动课等。
3.2基础性原则  
市场经济以盈利为主要标志,因而势必不断引进新设备、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而办教育很难跟踪这种变化。与其“疲于追赶”,不如加强基础能力训练,增强学生潜在能力,设置基础性课程。
3.3实践性原则  
实现能力教育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是实践教学,因此,设置课程既要充分体现岗位资格所需要实践的环节、内容,又要体现交叉复合岗位和职业的实践内容、形式,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
3.4灵活性原则 
课程设置在注重基础知识、实际操作、理论研究结构组合的同时,更要突出客观实际需要。在纵向上,要能组合出不同层次职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如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可组合出企业营销策划人员、营销管理人员和柜台营销人员;在横向上,要能够兼顾专业之间的配合。
当前在我国经济建设水平上,多数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都受限于学校的经济实力。职业学校的软硬件建设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如果只依靠学校本身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与相关企业进行积极合作,争取到企业的大力支持,就可以加大投入进行一体化教室改造,建立仿真的专业实训室,校中厂等实训基地。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推出校园模拟企业的平台,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以公司员工的身份进行学习与工作交替的真实体验,营造做中学、学中做的真实氛围。
课程的开发决定一个学校教育实施的方向,是学校教学所遵循的轨道。项目课程设是项目课程实施的起点,项目课程的有效实施,做好课程建设是关键。目前而言,中职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项目课程建设: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 ,课程设置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题,遵循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能性特征,将课程学习、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打破传统学科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课程目标确立上,以“能力本位”课程观为基础向着“多元整合”的方向前进, 改变“学科本位”课程观,形成“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根据工作岗位人才实际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做到实用性、针对性相结合,做好近期就业“够用”将来发展“可用”,构建针对性强课程结构。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各种课程模式随着历史的推进依次登台,有效推广项目课程模式,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一线老师和研究专家共同努力,广纳众家之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徐国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
【2】马志军 中职学校机械加工专业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