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成都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官网!

优秀论文

Teaching research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优秀论文

浅谈大众健美操的美育功能

发布时间 : 2019年04月08日     来源 : 本站     作者 : 管理员     浏览量 : 0

——  赵平


摘要:通过对大众健美操美育功能的探讨结合实践教学,指出存在问题及设想,并使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归纳法,得出健美操对培养大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大学生审美鉴赏力、培养大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关键词:大众健美操;美育;功能

前言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而爱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1],自古以来健与美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古希腊教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德、智、体、美相结合,达到“身心既美且善”;健美操是表现人体健、力、美;增进人身心健康;体现个性独创;塑造健美体魄;感受美的运动带给人快乐的体育项目,深受爱美、追求美的青年学生的喜爱,也符合现今学校“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为此有必要研究开发健美操教学蕴含的丰富的美育功能,以满足学生爱美天性和健身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健美操美学、审美、美育及美育功能方面的论文及文献,
其中包括各类期刊,学术报告,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总计论文四十多篇。
1.2 访谈法
通过对个别健美操指导员及体育院校健美操专修班学生进行访谈并将自己的有关健美操审美体验和美育功能的观点同他们进行了探讨和交流,虚心听取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使本人受益匪浅,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拓宽了我的理论视野,在论文的写作中,我将它们有机的融入到自己的思考中,以使本文的论述更加严谨合理。
1.3 逻辑归纳法
结合健美操运动审美的根源,对健美操审美体验及其与健美操美育功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健美操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设想,对如何在健美操运动中增强审美体验实现美育功能,用逻辑归纳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2 健美操审美的根源
健美操源于生活及人们对人体健美的追求,是体操、舞蹈、音乐逐步发展和结合的产物。健美操较好地把体育与艺术结合在一起,因此,它与一般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具有较多的审美根源。
2.1 形式美
人体自身是健美操审美对象之一,因此它比较侧重于人体的自然属性一面,如人的形体的矫健,形体的匀称适度,骨骼的平衡协调,肌肉的富有弹性以及人体的部分与整体的和谐等等。无论人体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其上述自然属性都是很明显的。所谓形式美,是指客观事物外观形式的美,通常指自然,生活,运动和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呈现的美[2]。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形式美就是指人类自身、自然界和人工产品中普遍存在着的由一定的色、形、音所构成的形式之美[3]。可见,形式美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就是色、形、音,它们的不同组合和变化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之美。现实生活中,形式美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构成形式美外形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二是这些属性的组合规律,如对称、均衡、整齐一律、多样统一、节奏韵律等[4]。
2.2 内涵美
健美操运动美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形体美、色彩美和音乐美等外在的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丰富的内涵美。
2.2.1 健美操美在技术
技术美是人体美和动作美的综合表现,它有准确、协调、连贯、节奏感、动律感以及动作规范化的特点。技术美充分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它以绚丽多彩的
动作、造型等表现出特有的魅力引起人们的情趣、喜悦和赞赏。技术美还包括动作美,如动作准确、干净、协调、连贯、节奏感强,给人一种完美、无懈可击的感觉,只有准确地掌握技术要领,动作才能规范化、美化,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一套健美操动作的价值。
2.2.2 健美操美在自然
健美操的动作是在自然动作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特有动作,通过创造组合出一套新鲜的、完整的、自然的动作,形成一种具有自然性的美和美感。构成健美操美的自然属性,是人体运动的“自然”动作,而非人工的动作,从实质上看,自然动作来源于放松,而放松是指人体动作在紧张之后有节奏的松弛,这种自然的收缩与放松的交替动作,给人以轻松感,表现出健美操所特有的自然、流畅、弹性、波浪起伏、节奏上升的美,健美操自然的美还体现了人体线条柔和清晰、柔韧结合的特有的美。
2.2.3 健美操美在精神
在健美操的教学或训练中,单个或成套动作的完成,都必须经过一个渐进过程,如果没有坚毅果断、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精神,那是完不成的,倘若遇到困难就退却,分数落后就畏惧,那必定会失败。在成功的完成成套动作,取得好成绩或动作失败,成绩落后的情况下,同伴之间的相互祝贺、鼓励和安慰等,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友爱互助、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美。另外,运动赛场,争夺激烈,风云变幻,胜负难测,凡是参加过体育竞赛的人,都难免有失败的经历,但失败本身也是一种美,是一种悲壮美。“失败是成功之母”,它能够激励人们的斗志,催人奋发向上,顽强拼搏,勇攀高峰。
2.2.4 健美操美在生活
从精神文化的范围来看待健美操运动,健美操是完全个性化的。在闲暇中参与健美操活动,可以进一步认识自我,更加自如地发展和表现自己的个性。因为在节奏紧张的现代社会中,个体生活与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必须听任机械式的指挥和摆布,唯独在闲暇之中,每个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地去安排生活与生命。选择符合自己当时内心感受和需要的活动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表现与生产活动中不同的自我,且是更真实的自我。参与健美操运动可以提高人们良好的社会合作和协调能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3 健美操的美育功能
蔡元培先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之目的者也。”据此,健美操的美育就是将美学理论应用于健美操的实践过程,借助健美操的各种审美媒介(音乐、形体、服装、色彩、技术等),对欣赏者及实践者进行审美教育,愉悦她们的性情,培养他们感受体育美、欣赏体育美、表现和创造体育美的能力。
3.1 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在体育审美活动中,美的现象是需要人通过一定的直接感受能力,方能对此加以认识和把握。对美的感性直观和直接印象是审美活动的前提,较强的审美感受力则是审美活动得以展开和进行的主体方面的基本能力。健美操能最充分而丰富地展示了充盈着生命力的身体美,它既是体育美的基本内容,同时又是人们进行体育欣赏的主要审美对象,很多女大学生当初选择健美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通过上健美操课,可以行之有效地改善她们的体型;在健美操的活动当中,只有通过审美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审美实践,使她们融入美的境界,去直接感受、体验美的事物,以激起对健美操的喜爱和兴趣,才能逐渐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实现健美操的美育功能。因此,在健美操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并使之不断得到提高和强化。
3.2 培养大学生审美鉴赏力
我们无论进行什么样的审美活动,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所谓审美鉴赏力,即是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欣赏和鉴别的能力。审美鉴别是指对客观事物的美丑、善恶的判断,以及对美的各种形态、范畴和美的程度的识别。客观审美对象的差异、多变、复杂,以及本质与现象的交错等增加了人们审美鉴赏的难度。健美操是熔人的美的动作、美的意识和美感于一炉的运动项目,它以人体和动作来表现自身的美,并通过动作去塑造美,创造美。通过教授者的示范与讲解,人们去感受和欣赏美,通过自身的练习去重新塑造美和创造美,并在这一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接受了审美教育,对美的感受力与鉴赏力必将得到逐步的提高。为此,我们通过健美操活动大力提倡美育,鼓励人们积极参加审美实践,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
3.3 培养大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于适应和创造。审美创造能力是指人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能力。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体育活动,那些一下子就引人注目、引起人美感的东西,总是令人耳目一新,不同反响的。运动员超常而优美的动作表演,常常会引起裁判和观众的情绪激荡,使他们在美的享受中既愉悦了身心,又在精神上受到某种启迪。人们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也就被其魅力所折服,以至于美的情感常常引导他们去发现健美操运动中“美”存在的形式,探求健美操运动创造“美”的规律,揭示健美操“美”的奥秘。在发现美、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培养了人们的审美创造力。
3.4 实现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美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而是渗透在各个领域里的审美教育,因此,它的另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培养人的健康、正确的审美观,树立进步崇高的理想,帮助人们在各种审美创造中美化自身,塑造完美的人格,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由于健美操练习具有较强的节奏性,大多选择曲调欢快、节奏强劲、能很快调动人的兴奋性的音乐进行伴奏,以产生烘托气氛,激发人们情绪的效应,所以通过热情奔放的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健美操成为了有感情、有灵魂、有声有色的体育艺术,实现了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培养。而练习者在音乐引导下,全身心的投入到普遍性的节奏式样的运动,一起宣泄、抒情,共同欢乐,消除疲劳,恢复身心健康,在欢乐的气氛里进行交流,以增加友谊,发展愉快而自然的关系,从而使人变得刚毅开朗、乐观、快乐的生活与学习,满足自身各方面的需要,在增进生理健康的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健美操作为一项美学特征尤为突出的体育运动项目,应走在发挥审美教育功能的最前列,促进现代社会人精神世界的良性发展,实现完美人格的塑造。
4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研究得比较少,影响大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健美操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受到教学美得熏陶,教师还必须研究学生的审美心理。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审美心理由感知、感受和感动三个不同的心理层次共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审美心理,呈现出由低级层次到高级层次,由浅层感受到深层感悟的递进性,教师应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审美感受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大多数老师上课以顺利完成自己每堂课的教学任务为目标,很少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会对大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4.2 教学内容侧重体能锻炼,影响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校在健美操课的教学中,大都重视大学生体能的训练,的因为很多体育系学生踏进大学校门,就逐渐表现出体力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完成一套完整的健美操对体能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老师比较重视锻炼学生的体能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人的自我意识和感受能力的提高,只能通过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才能达到,教学内容侧重体能锻炼就会减少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美的体验和鉴赏,就会影响大学生对健美操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对美感的鉴赏,进而影响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4.3 教学中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大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教师不改以往“讲解——示范——练习——纠错——改正”的教学模式,课前已将上课要教授的健美操套路或动作准备好,上课时就按照自己的准备教授学生健美操,教学过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没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性,影响大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4.4 教师只传授知识,不重视学生自身修养的引导,影响大学生实现完美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每个体育系学生刚踏进大学校门就有机会接触健美操,有很多同学以前可能一点都没有接触过健美操,健美操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力量、柔韧和协调能力的良好结合,因而会对健美操课抱有好奇心和轻微的恐惧感;健美操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学生的素质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在加上教学方式的改变,如果学生学习健美操过程不顺利,就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如果老师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就不能发现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就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健美操学习和心理上所面临的问题,就更谈不上对学生理想、道德、情感、智力、能力、身体等方面的引导,就会影响大学生实现完美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5 健美操教学改革的设想
5.1 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建立良好的本体感觉
正确的身体姿态是表现健美操“健、力、美”的关键[5]。在健美操教学中应严格训练身体各部位的基本姿态,使其符合健美操的要求。着重把杆练习及身体各部位不同方向定位的练习。进行身体部位正确的感知觉练习,能使练习者体会到正确的健美姿态所必要的肌肉感觉,从而提高练习者的自我判断和控制能力,逐渐建立正确的记忆,并养成习惯。在此基础上强调动员全身小肌肉群的运动,强调体现健美操的力度和表现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进而建立良好的本体感觉。
5.2 加强乐感、美感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音乐是健美操运动的灵魂,健美操所有动作均是在一定节奏下进行,是将人体运动按照一定节奏而展现出的动态美,节奏给动作以生命。在健美操教学中,音乐贯穿于教学始终,要提高健美操动作的表现力,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体验至关重要,只有体验到音乐的情感美,才能在健美操锻炼中获得身心健康双丰收,才能体验到动作流畅的动感美。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可以提高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美学观念。因此,在学习动作之余还要对学生进行乐感的培养。乐感的获得主要来自听,熟悉理解之后才能去表现。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反复播放有关曲目,增加学生多听音乐的机会,让学生了解爵士乐、迪斯科、摇滚乐等健美操中常用音乐。
健美操运动是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气质美的高度结合。通过音乐、色彩、线条、动作、环境等在强烈的韵律节奏中,把舒展奔放的舞姿与动作技术以及独特新颖的编排巧妙的结合起来以体现高超的难度技巧、优美的姿态造型,健美的形体,使健美操赋予时代的气息和艺术魅力。通过形体、动作来展现,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通过审美实践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健康的美感,陶冶他们的心灵,培养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素质。
5.3 以学生创编操能力为主,忽视教师创造能力的提高
在“创新教育”的指导下,高校普遍开始对学生进行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培养或考核。杨莉[6] 认为在普通高校的健美操教学中,只向学生教几套操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向学生传授健美操的有关理论,并着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创编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自编、自导、自演的能力。这样才能与终身体育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终身受益。她的观点具有普遍性。而在其他的研究中均提到了“创编操能力”的重要性[7]。高校教师抓住创编操这一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为歪曲了“创新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不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活力与灵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进取心,尊重特殊性,发展学生的个性,鼓励标新立异等。创新教育不是立竿见影,学生基本健美操动作尚未完全掌握,对动作的感知觉理解尚未成熟,就要创编,将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同专业院校相提并论,可见当前高校对学生创编操能力的培养过犹不及。而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创编操能力培养的同时却忽视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健美操教师,为适应时代要求,推动健美操的发展应在健美操的动作、技术、编排、教法测试手段以及新的教学训练理论等领域中进行创新。以新技术、新动作、新编排、新教法、新测试手段来培养学生,达到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要求。
5.4 全面衡量,加强综合能力的考核
现行的健美操考核制度, 仅以学生掌握三基的水平, 作为衡量学习状况的唯一标准。理论笔试大多注重记忆性答题, 鲜有理解、分析的答题, 综合和应用性答题则更少, 因此, 造成学生只死记硬背, 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融汇贯通。技术达标和技术评定的考核, 只能反映学生的示范能力, 却不能反映学生的其他能力, 而高校体育系所培养的人才应经得起社会的考验, 社会对健美操人才的要求, 都应在考核中得以体现。考试的形式不应局限于单一的笔试, 达标和技术评定, 可以打破理论考核的框架, 如: 在临场采用抽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试, 每签上都有理论、技术、教法等综合性题目。又如: 考技术的完整教法, 对示范、讲解、安排练习步骤、组织等能力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设计一个错误动作, 对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进行考核; 假设某个竞赛裁判问题, 考核组织竞赛以及裁判的能力。此外, 还应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 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能力的发展。
6 结论
6.1 通过对大众健美操形式和内涵美的研究,进而能更加充分的认识健美操的美育功能。
6.2 通过提出并且合理解决健美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研究得比较少、教学内容侧重体能锻炼、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等问题,使健美操的美育功能在教学中能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6.3 通过揭示健美操教学的不足,进而提出教学改革设想,能使健美操教学更加合理和高效。
6.4 加强对广大高校学生及群众健美操知识的普及,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和创新教学技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其专业和理论知识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进而将健美操知识和技能传播给更多的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姚  阳.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4).
[2]沈家聪.试论学校体育的理想追求—健康美[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4).
[3]王苏君.审美体验的层次[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4,20(2).
[4]苏宏斌.试论审美体验的动态过程[J].浙江:浙江学刊,2001(3).
[5]杨  薇.浅析健美操教学的美育功能[J].甘肃: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4).
[6]杨  莉.对健美操动作创编能力培养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5).
[7]郭赤环.浅谈健美操的功能[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7).
[8]周  涛,张晓莹.北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 1.
[9]桂  佳.中国健美操实现重大突破[J].健与美,2002,(10).
[10]毛俐亚.创新教育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3).
[11]赵晓玉.对大学生大众健美操创编能力的培养[J].保定师专学报,2001,14(4).
[12]林  萍.培养健美操创编能力途径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3).
[13]王丽娟.浅谈健美操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山东: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2).
[14]余  芳.试论健美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江西:抚州师专学报,2002(6).
[15]王晓燕.论健美操教学中的审美功效[J].江苏: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2).
[16]朱玲珍.论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山西: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2).